English

中宣部等五部门举办报告会

曾培炎作学习“十五”计划辅导报告
2001-03-30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陆彩荣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3月29日电(记者陆彩荣)中共中央宣传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市委今天联合举行形势报告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作了学习“十五”计划的辅导报告。

曾培炎在报告中指出,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十五”计划《纲要》,贯彻了中共中央“十五”计划《建议》精神,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学习好、贯彻好《纲要》,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曾培炎强调,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好“十五”计划的组织实施。实施《纲要》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主题。努力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推动生产力在高起点上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纲要》的实施创造好的宏观环境。

曾培炎在报告中介绍了《纲要》编制的过程和方法。他说,《纲要》的制定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也是一个改革、探索和创新的过程。第一,中央高度重视是成功制定“十五”计划的关键。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对编制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为编制《纲要》指明了方向。第二,充分调查研究是搞好规划的基础和前提。组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围绕新世纪初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邀请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经济学家、科学家、两院院士、企业家进行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召开地方片会,听取地方同志意见。第三,注重社会参与,把规划的编制过程,变成政府同社会各界协调利益、统一思想和达成共识的过程。组织成立了“十五”计划咨询审议会;认真对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和建议,真心诚意征求民主党派和有关人士的意见;在全国开展献计献策活动。第四,规范编制工作,积极探索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方法和程序。建立了由《纲要》、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三个层次组成的规划体系。

曾培炎说,《纲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着重强调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国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纲要》提出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而是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对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不再局限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而是对调整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也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不是仅仅盯着国内市场,而是用世界的眼光,实行开放式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针对地区发展不协调,差距扩大的问题,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加快西部开发为契机,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为了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

突出“两个创新”,即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十五”期间,改革的重点从“破旧”转到“创新”上来,新体制从初步建立转到健全和完善上来,从解决一般性的体制矛盾转到突破重点、难点上来。对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市场体系、金融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及行政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取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改革交通、电力等行业管理体制,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和完善就业政策、用地制度、设市设镇标准、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等。推进科技创新,是增强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迫切要求。《纲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明确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创新方针。提出了科技创新的目标,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上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差距;在有相对优势的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局部可跨越领域,实现突破。提出了科技体制创新的组织架构,确定了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一些战略必争的领域、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科技领域,提出了突破的重点。

突出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其分量之重,在我们历次五年计划中是没有过的。《纲要》提出,要继续增加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投入,加大支持力度,抓紧解决好水、石油等战略资源问题,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特点是“三多一实”。内容多,涉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保护土地、森林、草原、海洋和矿产品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和治理环境等;指标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指标占《纲要》所有指标的30%;项目多,《纲要》提出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环京津生态圈、“三化”草地治理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措施实,各项措施可操作性强。

突出以人为本。《纲要》强调以人为发展的核心,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出发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纲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需要的多层次性,既着力改善物质生活,又注重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既多方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又努力创造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全民素质;既积极改善普通人群的生活,又认真解决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发展问题。《纲要》中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指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有实惠、有奔头、有信心。从这个意义上看,“十五”计划不仅是一个“强国”计划,还是一个“富民”计划。以人为本还表现在更加注重发挥人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能动作用。把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在京党政军机关司局以上干部1400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